夷狄,禽獸也,畏威而不懷德。去年,段志玄就是打的太輕了。否則洮州的羌叛,怎麼敢殺了殺刺史孔長秀,轉(zhuǎn)投吐谷渾。
至於說李大亮手里只有萬余府兵,面對二十萬吐谷渾大軍,能守住涼州城就不錯了,吃點虧又怎麼了。
程知節(jié)慾言又止,李世民看他是想說,又駁不倒朕的太子,能讓這胡攪蠻纏的老流氓吃癟,他這心里還是很高興的。
人一高興,話自然就多了,李世民又問了問,該指派何人帶兵。
我朝軍威強盛,能獨當一面的大將太多了,無論太子點哪一個掛帥,都是施大恩給人家。這也是李世民給他的獎勵,獎勵他在《氏族志》問題上的可心之舉。
“有衛(wèi)公在,何人敢奪主帥之位?不過,要問兒臣的想法,兵部尚書-侯君集可以做個副帥,輔佐衛(wèi)公節(jié)度諸軍?!?br>
李承乾又一次戳中了李世民的心思,其實,他早就打定主意,要用一場戰(zhàn)爭來教慕容伏允做人了。而將帥的人選,也恰好與李承乾不謀而合。這種巧合,在李世民眼里,就是父子同心的表現(xiàn)。
贊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,李世民當拍板,令中書侍郎-岑文本擬旨。
岑文本起身應(yīng)命,恭領(lǐng)圣訓。
李世民則用平緩的語氣下旨:以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,節(jié)度諸軍,兵部尚書侯君集為積石道行軍總管、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為鄯善道行軍總管、涼州都督李大亮為且末道行軍總管、岷州都督李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、利州刺史高甑生為鹽澤道行軍總管,并以及突厥、契苾的兵馬分道出擊吐谷渾。
【本章閱讀完畢,更多請搜索讀吧文學;http://m.xianjizhong.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