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,北伐是必要的,因為蒙元殘部一直圖謀大明邊境,而西藩發(fā)現的鹽田,也得徹底握在大明手中”
“朕知道,這不就在想,該先對誰動手”
“陛下,何不等等”
“等什麼”朱棣問道。
“等今年大閱,到時必有西藩使節(jié)前來觀禮,而我們要做的就是,不戰(zhàn)而屈人之兵,首先西藩以藩屬國臣服於大明,大明還冊封過西藩官員,西藩在一定程度上來說,本就屬於大明,我們率先動兵,很是不妥,這樣容易讓周圍其余藩屬國感覺到唇亡齒寒的道理,到時要再經過蒙元殘部韃靼一煽動,恐生亂像”
“所以,等大閱後,先震懾住西藩,然後陛下暗中透露出,想徹底掌握西藩,讓西藩接受朝廷郡縣制管理”
“如果西藩接受,陛下派軍駐紮,派官員上任,也就完全解決了,當然西藩不接受,也不用著急,先北上伐蒙元殘部和韃靼,等勝利之後,陛下再問西藩”
姚廣孝,不得不說,是朱棣左膀右臂,給朱棣分析的頭頭是道。
朱棣聽聞後,眼前一亮,也非常同意這個看法,畢竟曬鹽法得到了驗證,一時間不必急需西藩那塊鹽池。
而西藩確實先不急,一定程度上來說,西藩本就是大明的,但是由於西藩不接受,大明郡縣制管理,而是由大明對西藩一些權貴封官,然後自行管理和藩屬國很像,但是卻又有一定區(qū)別,所以導致大明對西藩和烏斯藏的管理十分薄弱,在後面,西藩更是斷絕了和大明之間得通信。
【本章閱讀完畢,更多請搜索讀吧文學;http://m.xianjizhong.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】